2014年云南《行測》真題

57:單選題、

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雕塑一直未被看作是與繪畫同等的藝術形式; 在中國傳統(tǒng)學術中,也只有“國學”而沒有“雕塑學”,歷史上的這種不重視,造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量具有較高史料研究價值的石雕作品流失海外。而今天,新興收藏家們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藝術品的財富表象上。因此使用元、明、清三代的銅塑金佛像價格一路飛漲,而面對那些真正體現(xiàn)中國雕塑文化及歷史風貌的高古石雕時,他們表現(xiàn)的都有些畏畏縮縮,舉棋不定,這難免讓人覺得遺憾。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

A 觀念上重視雕塑藝術的意義

B 目前收藏家不成熟的標志

C 高古石雕在中國不受重視的原因

D 雕塑收藏價格與價值背離的狀況

【答案】C

【解析】文段闡述雕塑在中國一直不受重視的狀況,“因此”因果關聯(lián)詞引導出結論即主旨句:真正體現(xiàn)中國雕塑文化及歷史風貌的高古石雕在中國不受重視,讓人覺得遺憾。與它相符的只有C項。

58:單選題、

傳統(tǒng)理論認為,人類祖先由于氣候變化,樹木減少,被迫離開樹棲環(huán)境,一項最新研究則認為,早期人類直立行走源自現(xiàn)今非洲東部和南部崎嶇山脈地區(qū),該地形是上新世時期火山噴發(fā)和構造板塊移動形成的。人類的祖先被巖石地形和峽谷所吸引,這里可提供很好的庇護棲息地,同時有機會誘捕食物;這種環(huán)境要求早期人類具備直立行走和攀登的能力,因此人類祖先最終逐漸進化為兩足直立行走。下列哪項與最新研究的結論相符?

A 氣候變化導致早期人類選擇直立行走

B 人類祖先選擇直立行走是為了更好適應地形環(huán)境

C 地質條件的變化改變了人類早期祖先的行走方式

D 人類祖先由于食物匱乏被迫離開最初的生活環(huán)境

【答案】B

【解析】題干中“一項最新研究則認為……”之后介紹了人類直立行走與地形環(huán)境有關,尤其是末句“這種環(huán)境要求早期人類具備直立行走和攀登的能力,因此人類祖先最終逐漸進化為兩足直立行走”更表明了最新研究的結果,故選B。

59:單選題、

人類很早就知道城墻的防御效果,古往今來,不知上演過多少隔墻而戰(zhàn)的攻防戰(zhàn)役,蒙古人開始征戰(zhàn)世界時,善于野戰(zhàn)的游牧騎兵團對攻城戰(zhàn)束手無策。但蒙古人善于學習,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戰(zhàn)術,并將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來綜合使用,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許多固若金湯的城池都被摧毀了。歐洲當時那些較薄的城墻,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擊,特別是蒙古人開始使用多種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壞性。從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進,城墻的作用就逐漸從人類歷史中消失了。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蒙古兵團是怎樣征服歐洲的

B 城墻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

C 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戰(zhàn)中發(fā)揮作用的

D 蒙古的游牧兵團是如何調整戰(zhàn)術的

【答案】B

【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主要考查主體排除法的運用。文段中探討的是歷史上“城墻”的防御以及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即論述的主體是“城墻”。選項A的主體是“蒙古兵團”;選項C的主體是“火器”;選項D的主體是“蒙古的游牧兵團”。由此可知,選項ACD三項主體與文段均不一致,故快速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B。

60:單選題、

歷史上,語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權力的分配,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如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和俄語,都是或曾是帝國的語言,這些帝國曾積極促進其他民族使用他們的語言,權力分配的變化產生了語言使用的變化,英國和法國都曾堅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語言,但大多數前殖民地獨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用本土語言代替帝國語言,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本土語言是民族獨立的重要標志

B 殖民統(tǒng)治對語言分布有深刻影響

C 利用權力推行語言是無法持續(xù)的

D 語言使用是政治權力的某種表現(xiàn)

【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語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權力的分配”,接著以英語、西班牙語等為例來展開論證“權力分配的變化產生了語言使用的變化”,并以英國和法國為例來論證。綜合看來文段主要論述的是語言使用和權力分配有很大關聯(lián)系性,只有D項與之內容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