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吉林(甲卷)《行測》真題

29:單選題、

下列沒有歧義的一句是()

A 我這不是請你來了嘛

B 那個教室我過去看過,沒有什么擺設(shè)

C 連戰(zhàn)、宋楚瑜對內(nèi)地的訪問,對促進(jìn)兩岸關(guān)系有重要意義

D 山上的水寶貴,我們把它留給晚上來的人喝

【答案】C

【解析】A項存在語音歧義,是不是“請你”意義不明確;B項存在詞匯歧義,“過去”的意思是“以前”還是“走過去”不明確;D項存在詞匯歧義,“晚上來”的意思是“晚些上來”還是“晚上才上山來”不明確。故本題選擇C項

30:單選題、

下列各句表達(dá)簡潔,沒有重復(fù)的一項是(    )。

A 克什米爾地震造成當(dāng)?shù)厝嗣裆`涂炭

B 作者希望這本書能對讀者在學(xué)習(xí)英語句型方面起舉一反三的作用

C 近十年來,長江源頭生態(tài)破壞的嚴(yán)重情況令人堪憂

D 只有把想法付諸于行動,才能最大限度地表達(dá)到我們的目標(biāo)

【答案】B

【解析】A項“人民”和“生靈”語義重復(fù),去掉“人民”;C項語義重復(fù),“堪憂”本身就有“令人憂慮”的意思,去掉“令人”;D項語句的意思應(yīng)該是“達(dá)到我們的目標(biāo)”,句中“表達(dá)到”中的“表”多余,去掉“表”。故本題選擇B項

31:單選題、

一位心理學(xué)家在論及人際交往時提出這樣一個公式:7%言語+38%聲音+55%表情=信息的全部表達(dá)。對上面這句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人際交往中的信息溝通,非語言行為可以代替語言行為

B 人際交往中,語言行為和非語言行為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

C 人際交往中的信息溝通,絕大部分依賴于非語言的交往

D 人際交往中,語言的得體,聲音的和諧,表情的自然,都是相互為用的

【答案】B

【解析】三個百分?jǐn)?shù)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言語”,一類是“非言語”。“言語”與“非言語”比例懸殊。可見,信息表達(dá)除了靠言語,還要靠非言語因素。A項“代替”表述錯誤;B選項概括全面,表述正確;C項“絕大部分有賴于非語言的交往”表述片面,忽略了言語的作用;D項“得體”、“和諧”、“自然”無中生有,文中沒有提及。故正確答案為B。

【糾錯】A項“可以代替”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據(jù);C項“絕大部分”表述不準(zhǔn)確,非語言部分只占了55%,還算不上“絕大部分”;D項“相互為用”文中未提及

32:單選題、

皮膚美是人體美的一個重要表征,面部皮膚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健美的面部皮膚可增添人的姿色,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與精神面貌。中國大多數(shù)人屬黃皮膚人種,光潔柔潤、白里透紅的顏面,歷來是人們所稱道、羨慕和追求的。關(guān)于這段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中國還有其他膚色的人種

B 中國人的膚色是最美麗的

C 皮膚美也是衡量人體美的一個指標(biāo)

D 從面部膚色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答案】B

【解析】A項由“中國大多數(shù)人屬黃皮膚人種”可知中國還有其他膚色的人種;B項無中生有,“中國人的膚色是最美麗的”文段沒有提到。C項由文段首句可知;D項由文段中“(皮膚)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與精神面貌”可知。故本題選擇B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