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行測》真題

37:單選題、

如果一個社會只允許有“成功/失敗”的二元對立語境存在,這個社會是有問題的。事實上,本來就不應該用這種武斷的二元對立模式來進行價值判斷,有人愿意成功向上、出人頭地,這無可厚非;但也要允許一些人發(fā)發(fā)呆、做做夢,過點沒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每個人的性格、成長經(jīng)歷都各自不同,不是非得每個人都得走不是成功就是失敗這兩條路,在這條路之間,還有N條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成功。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個觀點,即(    )。

A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成功不能統(tǒng)一衡量

B 那些發(fā)呆、做夢的人永遠都不可能獲得成功

C 持有“成功/失敗”二元觀點的人是有問題的

D 判斷一個人成功與否要和其性格與經(jīng)歷結合起來

【答案】A

【解析】文段是一個總-分-總結構,開頭用一個反面論證來說明不能只有成功/失敗,接著具體闡釋為什么不能只以成功為標準,最后又重申觀點:每個人理解的成功都不同,不能以簡單的成功/失敗標準來衡量。A項是文段主題句的同義替換

【糾錯】B項與文意相反,材料是說要允許一些人發(fā)發(fā)呆、做夢,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也是成功的一種,所以不選。C項說有問題的是“人”,而材料中說的是“這個社會”,屬偷換概念,排除。D項說的是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成功,并不是材料中主要講的內(nèi)容,所以不選

第三部分 數(shù)量關系

38:單選題、

在一次救災扶貧中,給貧困戶發(fā)米糧,如果每個家庭發(fā)50公斤,多230公斤。如果每個家庭發(fā)60公斤,則少50公斤。問這批糧食共(    )公斤。

A 1780

B 1630

C 1730

D 1550

【答案】B

【解析】解法一:根據(jù)常識可知貧困戶的家庭數(shù)為整數(shù),根據(jù)每個家庭發(fā)50公斤,多230公斤,可知糧食總重量減去230斤能被50整除,選項直接帶入驗證排除D選項;根據(jù)每個家庭發(fā)60公斤,則少50公斤,可知糧食總量加上50公斤能被60整除,選項直接帶入驗證排除A、C選項。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解法二:設這批糧食共x公斤,則有 ,解得x=1630。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技巧】代入排除法、倍數(shù)特性法、方程法

【拓展】一元一次方程在數(shù)學運算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現(xiàn)介紹一種速解方法以達到快速解題。以解法二中方程為例: ,可將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相減,所得出來的新分數(shù)和原方程中等號兩邊的分數(shù)相等。即 =28,可用 =28或者 =28來求得x=1630。

39:單選題、

三種動物賽跑,已知狐貍的速度是兔子的2/3,兔子的速度是松鼠的2倍,一分鐘松鼠比狐貍少跑14米,那么半分鐘兔子比狐貍多跑(    )米。

A 28

B 14

C 19

D 7

【答案】B

【解析】設每分鐘兔子的速度為6x,狐貍的速度為4x,松鼠的速度為3x,根據(jù)一分鐘松鼠比狐貍少跑14米可知:4x-3x=14,解得x=14米。則半分鐘兔子比狐貍多跑的路程為:3x-2x=x=14米。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糾錯】A選型為易錯選項。問題為半分鐘兔子比狐貍多跑多少米,而不是一分鐘。

【技巧】賦值法

40:單選題、

三名工人師傅李群、張強和王充分別加工200個零件,他們同時開始工作,當李群加工200個零件的任務全部完成時,張強才加工了160個,王充還有48個沒有加工。當張強加工200個零件的任務全部完成時,王充還有(    )個零件沒有加工。

A 15

B 25

C 9

D 10

【答案】D

【解析】解法一:工程問題的核心公式: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當工作時間相同的情況下,不同人的工作總量之比等于其工作效率之比。設張強加工200個零件的時候王充加工x個零件,則160:152=200:x,解方程得x=190,即還剩下10個零件沒有加工。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解法二:設李群加工200個零件的任務完成時用時4個小時,可求出李群、張強、王充的工作效率分別為每小時50、40、38,那么張強加工200個零件需用時5個小時,王充加工了38×5=190,即王充還剩下10個零件沒有加工。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技巧】比例法、賦值法

【拓展】在工程問題中,所用工作時間一樣的情況下,工作總量和工作效率成正比;工作總量一樣的情況下,工作效率和所用工作時間成反比。同樣在行程問題中,時間一樣的情況下,路程和速度成正比;路程一樣的情況下,速度和時間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