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2021-04-07 10:55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熱點背景】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10小時,初中生應達9小時,高中生應達8小時。同時,還提到3個“中斷機制”,要求作業(yè)、校外培訓、游戲都要為學生睡眠讓路。
【試題模擬】
一份權(quán)威資料顯示,有95.5%的小學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時長不達標。因此,有人形容中小學生是“特困人群”。如今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10小時,初中生應達9小時,高中生應達8小時。對此你怎么看?
【原因】
一是學業(yè)負擔太重。
二是課外補習太多。
三是玩手機、打游戲時間太長。
【意義】
“睡眠令”之重要意義在于,彰顯理念、喚醒意識,讓全社會都來關心中小學生睡眠問題。只有從教育的全生態(tài)、全鏈條進行治理,且持之以恒,才有可能還廣大中小學生一個好覺。
【網(wǎng)友觀點】
網(wǎng)友:最好能實行讓教育更加完善而科學
@始終上路過:我們這小學7點40就開始上課了,每天早上孩子都睡不醒,小學生壓力這么大真沒什么必要,應該給孩子時間,發(fā)展一下個人的興趣愛好!不能如此禁錮孩子,除了學習文化課,其余時間很少,這樣也不利于多元化發(fā)展孩子們的興趣愛好。
@竹風:會休息很重要,不是學得越晚越好……休息好了,成績也上來了。建議根據(jù)個人習慣做一個休息的指導意見,幫助學生更好地休息和學習。
@卷云舒:太好了!希望能真的實行。每天6點半就要起床,小朋友總是睡眠不足!最近有些政策越來越務實了,能夠?qū)崒嵲谠诘靥嵘腋8小?/p>
@小菜子:問題不就在于早上7點多就要到學校么。動作再快,吃早飯、路上堵車,亂七八糟加起來也得1個小時,六點半起床要雞飛狗跳,怎么可能睡到7點,規(guī)定是好的,但升學的壓力確實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
孩子的發(fā)育離不開睡眠,孩子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認知功能出現(xiàn)問題,記憶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會被影響。而且,經(jīng)常熬夜、失眠的孩子在身體發(fā)育方面也會出現(xiàn)問題,因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孩子長不高、發(fā)育晚、免疫力下降等。
【措施】
學校:學校方面還好一些,教育部門可以出手管理,比如說規(guī)定上學放學時間、作業(yè)總量等。
家長:至于家長和社會方面,治理難度就太大了。從過往各種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政策實施情況來看,家長反而成為最大的阻力源,學校為學生們減的負擔,往往都是家長們偷偷給加回去的,譬如送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所以,落實中小學生“睡眠令”需要全社會支持,尤其是家長。家長應該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同時,家長應該讓孩子勞逸結(jié)合,留給孩子一點個人時間釋放壓力,也要讓孩子找到學習和生活的平衡點。
何時人才選拔機制、考試評價方式、教育教學體系、競爭激烈程度等有了顯著改變,壓縮中小學生學習時間,延長他們的睡眠時間,才能真正落實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