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社招)《行測》真題

109:單選、

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熱衷于提“新口號”,出“新主意”,因其脫離實際,且過多過濫,結果必然是“落實難”。這從哲學上告訴我們(    )。

A 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B 認識的根本任務是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的感性認識

C 現(xiàn)象和本質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D 錯誤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發(fā)展不起作用

【答案】A

【解析】指出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B項表述錯誤。C項表述正確,但是不符合題意。錯誤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發(fā)展起到消極作用、阻礙作用,但并不是不起作用。題干中說“新口號”、“新主意”沒有和客觀實際聯(lián)系起來,結果難以落實。世界的本質是物質,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要求我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必須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A項正確

【技巧】關鍵詞“脫離實際”,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必須將主客觀相統(tǒng)一。

【拓展】認識是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特點是直接性和具體性。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以及假說和理論等形式,特點是它的間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依賴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認識

110:單選、

下列情形中不屬于行政處罰的是(    )。

A 警告

B 拘留

C 罰款

D 責令停產停業(yè)

【答案】B

【解析】《行政處罰法》第6條規(guī)定,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yè);(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zhí)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處罰。因此,ACD排除,《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的人身自由罰是行政拘留而非拘留,因此本題選擇B項

【拓展】行政處罰的設定

111:單選、

國家頒布的新的《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從法律上表明醫(yī)患雙方是實實在在的民事平等關系,這體現(xiàn)了(    )。①政府具有立法權力②國家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③國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④平等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享有立法權,政府是行政機關,并不具有立法權,①不選,排除AB項。而且,頒布《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并非社會保障行為,所以③不選,排除D項。本題答案為C

【拓展】民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等價有償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平等原則指的是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體在民事法律關系中法律地位平等;民事主體平等地受法律保護,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12:單選、

李某患精神病久治不愈,其妻起訴要求離婚,人民法院應指定(    )為李某的監(jiān)護人代理訴訟。

A 李父,80歲,退休工人

B 李之長子,25歲,現(xiàn)在外國留學

C 李之次子,20歲,在校大學生

D 李之弟,43歲,工人

【答案】A

【解析】《民法》第17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jiān)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jiān)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jiān)護人的順序是配偶,之后應是父母,父親雖然年事已高并且退休,但并不能表明他沒有監(jiān)護能力。因此,本題選擇A項

【拓展】民事行為能力指自然人能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在我國,民事行為能力的類型主要分為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其是以年齡和精神狀況作為標準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