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請登錄 | 注冊 | 選課中心 | 會員中心   
4006-01-9999

    在現(xiàn)代法治國家,小到治理一個村莊,大到治理一個國家,都應該按照法律辦事。這就是說,要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治國的基本方略

    法治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在社會發(fā)展中越來越顯示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了“法治應當優(yōu)于一人之治”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管子》中也出現(xiàn)了“以法治國”一詞。其后,戰(zhàn)國時期的商鞅、韓非等人又發(fā)展了“法治”思想。盡管古代先賢提出過不少關于法治的思想,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能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到了近代,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一批資產階級思想家,在批判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同時,提出了資產階級法治思想,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和資本主義法治的建立。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進步。然而,資產階級法治仍然帶有它自身不可超越的階級局限性。

    新中國的成立,為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國家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取得重要成就。但是,由于后來受“左”的干擾,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壞,我國法制建設一度遭受過嚴重挫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十分強調法制建設,他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备母镩_放20多年來,我們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初步建立起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1996年2月,江澤民同志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黨的十五大報告第一次深刻地闡述了依法治國的涵義,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1999年3月,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明確寫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正式把這一治國方略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深刻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應注意把握以下內容:

    ——由誰來依法治國?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來依法治國。人民群眾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法律形式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行使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力,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只是代表人民具體行使國家管理職能。

    ——“依法治國”治什么?這里的“治”,是指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yè)和社會事務,包括依法懲處各種犯罪行為,也包括維護每個人的法律權利。

    ——“依法治國”依據的是什么法?就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體現(xiàn)了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意志的統(tǒng)一,具有最高的權威和至上的效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辦事,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后,必須遵守和執(zhí)行。執(zhí)法必嚴就是嚴格執(zhí)法,它要求執(zhí)法機關和執(zhí)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行使國家行政執(zhí)法權和司法權。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依法治國是現(xiàn)實的迫切需要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只有人民掌握政權,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才能使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確認、規(guī)范,并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其次,依法治國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比較完備的法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顯得更加緊迫。當前我國經濟領域出現(xiàn)不少混亂現(xiàn)象,如失信毀約、制假販假、偷稅漏稅、欺行霸市等,破壞了市場秩序,干擾了國家建設,損害了群眾利益。這些都與我們相關法律不夠健全以及執(zhí)法不力有直接關系。

(責任編輯:admin)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經典圖書

  • 國考新大綱系列
  • 名師模塊教材
  • 面試教材系列
  • 公務員省考教材
  • 華圖教你贏系列
  • 熱門分站
  • 熱門地市
  • 熱門考試
  • 熱門信息
  • 熱門推薦
2015省公務員考試高分課程體系
2015年地方公務員考試高分備考特訓營
  • 申論
  • 行測
  • 面試
  •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時事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