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公眾號
事業(yè)單位微博
事業(yè)單位備考群
事業(yè)單位今日頭條
國企公眾號
三支一扶公眾號
社區(qū)工作者公眾號
社工師公眾號
2021-12-27 17:54:23 三支一扶招聘考試網(wǎng) http://vndl99.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三支一扶招聘考試網(wǎng)華圖教育發(fā)布:三支一扶公基備考:地震你了解多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華圖三支一扶考試微信公眾號(htszyf),歡迎加入全國三支一扶備考交流群:764172889。
12月22日21時46分在江蘇常州市天寧區(qū)(北緯31.75度,東經(jīng)120.00度)發(fā)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發(fā)生后,除江蘇常州外,無錫、鎮(zhèn)江等地的網(wǎng)友表示感覺到了地震。江浙滬多地網(wǎng)友均表示,感覺到了震感。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xiàn)象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尤其08年汶川巨大地震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在事業(yè)單位考試中,地震的相關知識也會作為考察的知識點,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吧。
一、地震是什么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chǎn)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nèi)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fā)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qū),極震區(qū)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qū)。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zhì)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二、地震震級
地震震級,一般小于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簡稱震級。
1.一般將小于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2.M≥1級,小于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3.M≥3級,小于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4.M≥4.5級,小于6級的稱為中強震,屬于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5.M≥6級,小于7級的稱為強震。
6.M≥7級,小于8級的稱為大地震。
7.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
三、中國地震分布
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地震多發(fā)。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qū)域和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qū)是;①臺灣省。包括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qū)。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qū)。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qū)。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潮渤海灣;⑤東南沿海地區(qū)。包括廣東、福建等地。
四、避震要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nèi)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樓里,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發(fā)現(xiàn)預警現(xiàn)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2.躲在室內(nèi)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空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筑物,開闊、安全的地方。
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5.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要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無論在什么場合,街上、公寓、學校、商店、娛樂場所等,均如此。因為,擁擠中不但不能脫離險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傷。
【試題演練】
1.下列屬于我國地震災害高發(fā)區(qū)的是( )
A.臺灣、福建沿海地區(qū)
B.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qū)
C.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地區(qū)
D.以上均是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地震多發(fā)。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qū)域和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qū)是;①臺灣省。包括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qū)。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qū)。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qū)。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潮渤海灣;⑤東南沿海地區(qū)。包括廣東、福建等地。A項:臺灣沿海地區(qū)屬于五個地區(qū)中的臺灣省。福建沿海屬于東南沿海地區(qū)。二者都屬于我國地震災害高發(fā)區(qū)。A項正確。B項: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qū)都屬于華北地區(qū),是我國地震災害高發(fā)區(qū)。B項正確。C項: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屬于西北地區(qū),是我國地震災害高發(fā)區(qū)。C項正確。因此,選擇D選項。
2.地震目前還是人類尚無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災害,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是可以使傷害降到最低的。關于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的常識中,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在開闊地方,可在原地蹲下不動,注意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B.正在教室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
C.地震后若被埋在廢墟下,應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D.正在寫字樓上班的人員,來不及撤離時躲入空間較大的木質(zhì)或鐵皮柜里,以防被雜物絆倒或砸傷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在地震發(fā)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fā)生的方向,而房屋受到地震波襲擊時,可能會發(fā)生各個方向上的平晃,所以盲目躲入空間較大的木質(zhì)或鐵皮柜里,不一定能保證安全,這是不正確的地震自救常識。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BC項:地震自救:(1)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尋找出路,等待救援;(2)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3)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ABC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公告搶先知 | 一對一咨詢 | ||
![]() |
關注華圖三支一扶社區(qū)考試網(wǎng) |
![]() |
及時了解本地考情 |
各地區(qū)公告搶先看 | 免費領取備考資料 | ||
專業(yè)客服為您答疑 | 咨詢上岸課程 |
關注公眾號
面對面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