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5 17:17:52 公務員考試網 http://vndl99.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伴隨著手機閱讀、自媒體的發(fā)展,“低頭族”遍地皆是!栋朐抡劇冯s志記者調查發(fā)現,沒時間讀書,閱讀的碎片化、快餐化、娛樂化、功利化等已成為當今的一種普遍現象,國人的閱讀現狀并不樂觀。何止是不樂觀,紙質書籍正在蛻變成明日黃花,不少實體書店關閉或瀕臨關閉,圖書館門可羅雀,這是好現象嗎?一定不是。網絡雖然可以帶來閱讀的便利,但更多的人上網閱讀,讀的不是學術知識,不是思想爭鳴,而是娛樂、網絡小說、只言片語。碎片化閱讀能夠帶來的,終究只是碎片化的知識,甚至許多連知識也算不上,娛樂八卦畢竟還不算什么知識。
在一個智能手機應用超過數億的國度,人們習慣于當網民,而不是習慣于讀書,這是危險的。很多人把不讀書或者讀書少的原因歸結為“沒有時間”。半月談網進行了一項名為《閱讀,體味書香——您一年讀幾本書?》的問卷調查,在1500名受訪者中,每年讀書2本以下的人占37%,還有一些受訪者一年也讀不完一本書。當被問及不閱讀的原因,受訪者中有24%的人選擇“沒有時間”,這成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有22%的受訪者把不讀書的原因歸為“有手機和電腦就夠了”。在網絡上的確可以獲取許多知識,于筆者而言,大量的網絡閱讀確實便利了獲取知識的路徑。但伴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深入,不少實體書籍的內容很難通過免費閱讀獲取,一味地免費閱讀也是對知識本身的不尊重。一方面,需要感謝互聯(lián)網帶來的知識獲取路徑的拓寬;另一方面,也應當警惕網絡閱讀所帶來的碎片化、片面化理解。
怕就怕很多人已經形成了網絡閱讀習慣。一日可以不讀書,一日不可以不看手機。通過手機來獲取信息,正日益成為手機用戶的主流。然而,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所帶來的信息與知識,固然多種多樣,卻也由于信息量太大,而難以深入閱讀,更別說靜心思考了。讀書,讀書,是需要環(huán)境,需要思考,很多時候也需要記錄的。碎片化的信息不可能造就一個整體型的知識圖譜。有記者在一些大型閱讀論壇和讀書網站、門戶網閱讀專區(qū)上通過調查發(fā)現,以豪門愛情、霸道總裁、緋聞出軌等為主體的作品,牢牢占據著一些排行榜的前列,其中不乏內容露骨、情節(jié)刺激的作品,但閱讀量高得驚人。這些閱讀固然也有市場,但高額的閱讀量能否帶來高額的知識量?顯然是不能夠。海量信息,并不意味著海量知識,這是常識。
讀書,終究還是要安靜下來;浮躁,到底只是知識圖景中的泡沫。讀點書,讀點好書,仍然有必要。至于時間,擠一擠,總會有的。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