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

您當前位置:公務員考試網 > 時事評論 > 院士"頭銜多"需"瘦身"

院士"頭銜多"需"瘦身"

2013-12-20 18:32:11 公務員考試網 http://vndl99.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近日,2013年兩院院士的增選引發(fā)媒體關注。然而,媒體調查發(fā)現,在78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有5610個兼職,人均兼職7.2個。(12月20日京華時報)

  說到院士,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學富五車的淵博知識和成果斐然的學術成就。然后,院士頭銜多的現實,卻讓人們深深感到:這些“頭銜”和學術有關的太少,和“利益”糾葛的太多。

  首先,院士“頭銜多”分散了院士的精力。我們知道,術業(yè)有專攻。但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院士也是人,和正常人一樣,也要吃飯、休息睡覺。在每天總量有限的時間里,院士因為過多的社會職務,參加各種應酬,必然會擠壓自己搞科研和做學問的時間。沒有起碼的時間做保證,院士的工作狀態(tài)可想而知。而以這樣的工作狀態(tài),人們還能期望院士做出怎樣的研究成果呢?

  其次,院士“頭銜多”容易滋生腐敗。常言道,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的院士,一方面在大學工作,一方面還身兼某某企業(yè)的董事。我們知道,院士本身是個非盈利組織賦予的榮譽。而作為一家企業(yè)的董事,因為經濟利益的關系,肯定要為企業(yè)說話。這樣一來,院士和董事的角色就產生了沖突。比如,在一些涉及產品認證和評審的環(huán)節(jié),院士這樣的雙重身份就很尷尬,容易引起社會公眾質疑。而這樣的后果,一方面,產品的認證評審過程就不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容易受到人情因素的干擾。另一方面,院士的社會形象也因此受到牽連和影響。

  第三,院士“頭銜多”,也給社會樹立了不良的示范。因為院士“頭銜多”,各種考察、頒獎、鑒定、座談、評審的邀約,擠滿了院士的各種時間,而與之相伴的是各種“隱形的福利”。比如,公款出國考察旅游、評審收好處費等。而更加讓人擔憂的是,很多省市、單位、企業(yè),把院士當做金字招牌來裝潢門面,院士的各種“頭銜”被當做一種“廣告效應”。以這樣的“名人效應”做宣傳,只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浮躁,讓院士在學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筆者在想,院士的“頭銜多”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需引起我們社會的反思。讓院士安心地做學問,他們的“頭銜”應該越少越好。

相關內容推薦

(編輯:admin)
華圖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務員的人都關注了我們!
立即關注

10萬+
閱讀量
150w+
粉絲
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