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9 09:50:05 公務員考試網 http://vndl99.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教育部網站日前披露了已經制定完成的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的部分細節(jié)。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方案將探索外語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
長期以來,一些人對英語學科的意見很大,恨不得取消,讓其“滾出”高考,結果教育部門終于將其“一刀切”取消,這顯然干脆得讓人覺得解氣,但是教改就這么簡單嗎?
過去20年來的高考改革,大都集中在高考科目、高考分值設定上,卻沒有涉及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于是,這些教育領域的改革呈現出兩個基本特點。一是由地方教育部門制定方案,結果有的地方高考改革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十分沖動和隨意,老百姓怨聲載道。二是始終堅持一名考生只能獲得一張錄取通知書、一個蘿卜一個坑的錄取制度。
從目前的信息分析,新一輪高考改革在考試招生分離上突破不大,高校完全自主招生改革探索主要在高職層次。985、211院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也基本維持目前模式。所以這次高考改革仍存在一些以前高考改革的特點,還是在科目、分值、形式上做文章,而計劃審批權、投檔權、考試評價權還掌握在行政部門手中。不少改革措施雖然也獲得廣泛支持,如英語不再列入統一高考,滿足了不少人的要求,但尚未涉及實質,還有點情緒化。
當前高考改革主張英語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形式,這顯然是擴大學生選擇權、降低考試焦慮的積極舉措。但必須注意的是,多次考必須對應多次錄取才真正管用。如果多次考還是服務于一次集中錄取,即選擇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總分錄取,這只是把“一考定終身”變?yōu)椤岸嗫级ńK身”。
不久前推出的三中全會決定就提到要推進考試招生相對分離,這其實才是高考改革的核心。只有推進考試招生分離,才可能真正實現考試社會化,社會化考試的成績作為大學評價學生的一方面依據,且不同大學可按自己的辦學定位、特點提出不同的科目和成績要求。在考試招生分離的框架下,中學獲得自主教育的空間,也就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目前社會輿論關注頗多的語文、英語科目教學問題、文理分科問題也由此得以化解。
推行考試招生分離,必然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有所放權,包括把考試組織權交給社會專業(yè)機構,把招生自主權交給大學,把選擇權交給學生。這會帶來一系列的既得利益調整,而教育考試部門也不再向高校投學生檔案,從而成為考試評價服務機構。要實現這種角色突破,必須改變由教育行政部門主導教改的機制,將關系民生的教育政策交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討論、審議,保證各方面意見的表達。這可充分聽取民意,民主決策,同時也可督促政府部門按改革要求放權。▲(作者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內容推薦:
上一篇:中美戰(zhàn)爭風險有多大
下一篇:與霧霾的較量或許剛剛開始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