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6 00:00:00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劇,國內經濟下滑壓力加重的情況下,2008年11月,中央對財政政策做出重大調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此次積極的財政政策最大亮點就是傾力改善民生,并將民生改善作為促消費、保增長的重要方面。
改善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水平 放大“乘數效應”
與亞洲金融危機時相比,十年后再次啟用積極的財政政策,用意更為深遠:既有效擴大投資,又有力刺激消費;既利于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要增強經濟發(fā)展的后勁兒。
“出手快、出拳重”,擴大內需促進增長十項措施出臺,到2010年底,需投資4萬億元,體現了中央政府果敢決斷的氣魄,也飽含著黨和政府對民生的關懷。4萬億元投資中,超過一半用于保障性住房、農業(y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支持災后重建等民生工程。比如: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億元;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3700億元;鐵路、公路、機場、城鄉(xiāng)電網18000億元;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教育事業(yè)400億元;生態(tài)環(huán)境投資3500億元;災后恢復重建1萬億元,等等。巨額資金投入,或直接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或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就業(yè)、增加居民收入,間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中央投資對社會投資的拉動具有“乘數效應”。國內外歷史經驗表明,政府每投入1元錢,將帶動社會投資3元錢左右。根據已經披露的投資規(guī)劃,2009年,鐵路投資達5000億元—6000億元,比2008年增長近一倍;未來3年中,全國電網總投資將達到1.4萬億元,年均投資為4700億元,幾乎是2008年全年投資規(guī)模的1.5倍。鐵路、公路、機場以及城鄉(xiāng)水電網等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能直接增加對各種原材料的消耗,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同時將有效緩解運輸和水、電力瓶頸制約,為今后經濟平穩(wěn)增長夯實“硬件”基礎。
提高城鄉(xiāng)居民收入 刺激即期消費
在加大投資力度的同時,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以民為重推進社會事業(yè)發(fā)展。通過緩解百姓在住房、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壓力,改善消費預期;同時通過調整國民收入格局、增加對困難群體的補貼,有效地刺激即期消費。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品推薦↓↓↓↓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