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11:33:55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湖北分院
無論國考還是省考,判斷推理都屬于行測中技巧性較大的模塊。正由于技巧性很大,因此只有系統(tǒng)地學習了推理規(guī)則、解題技巧等相關知識點,才能在考場上保證做題速度及正確率,具備競爭力。然而,在學習過程中只掌握了基礎知識點和解題技巧還不夠。我們必須通過大量做題,學會在實踐中實現(xiàn)進階,學會去揣摩和分析出題者的意圖及題目的陷阱。 那么,今天我們就針對近年 判斷推理中的常見失誤題及解析 ,總結如下 :
在判斷推理四大模塊中,圖形推理的難點在于找到正確方向去快速判斷題型的規(guī)律,一旦找到,失誤幾率不大;邏輯部分核心是要掌握系列推理規(guī)則或論證思維,一旦熟悉了邏輯判斷的技巧和思維,也能大大提升正確率;而類比推理的難點在于能深入分析詞語之間在邏輯或結構上的關系,做出最優(yōu)解。除了此三個模塊,最后的定義判斷,是較為特殊的題型。在整個判斷中,定義題所需的邏輯推理技巧不算太多,知識點也不難。但今年來,我們在刷題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率卻主要集中在定義判斷。
一方面,是因為定義判斷題型特征在于,雖然理解了被定義項的關鍵信息,但選項容易設置一些迷惑選項,讓做題者在擇優(yōu)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另一方面,近年來的出題者也創(chuàng)新了考法,常常會在定義判斷中考察學員對于被定義項的核心關鍵的理解是否到位。
二、 破解思路
定義判斷,無非是給一個特定詞語下定義的過程。那么,解題思路正如我們基礎知識點中所述,走好三步:(1)看準設問,明確被定義詞。(2)找關鍵信息。(3)擇優(yōu)選擇。其中,找準定義過程的關鍵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步。當然,我們解題時容易出現(xiàn)的疑惑在于,哪些是關鍵信息,難道出現(xiàn)的所有定義內容都是關鍵嗎?
一定不是。我們主要需要抓住的,如:主客體、限定性修飾詞如定語、狀語等。這些關鍵信息才是我們做擇優(yōu)選擇時的法寶,用此做出最佳選擇。
由于近年來,出題越來越難,被定義項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一些專業(yè)詞匯?赡茉谠O置選項時,會有多個迷惑選項,好似滿足關鍵信息。這時,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深入分析,分析多個關鍵中的核心關鍵,找準主要矛盾。
當選項出現(xiàn)迷惑項,無法確定,略有猶疑時,我們要保持理性思維,首先回到題干,就題論題找關鍵。再對比選項,誰滿足的關鍵信息更多、更準,更符合被定義項的和核心關鍵才是優(yōu)選,才是正解。
三、 例題分享
最后 , 我們通過兩道例題一起來分析下定義判斷中的失誤題容易出錯的地方及破解思維。
【例題1】隱性管理:指通過引導、支持或服務等行為,對員工施加非制度性影響以達到預期目標的管理方式。
下列屬于隱性管理的是:
A.為了豐富員工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某公司專門成立了羽毛球協(xié)會,定期舉辦相關活動,不久以后大多數(shù)員工的羽毛球水平都有了明顯提高
B.遲到早退是困擾公司多年的老大難問題,今年初公司安裝了門禁系統(tǒng),經理每天帶頭準時打卡上班,一段時間后,幾乎再也看不到員工遲到早退
C.小李因家庭糾紛,工作時情緒低落,單位領導得知情況后多次與他溝通交談,解開了他心中的疙瘩,現(xiàn)在小李的工作比以前更出色了
D.某企業(yè)辦公樓裝修完后,在樓外各個角落安裝了十多個攝像頭,既解決了安全問題,又解決了長期以來員工亂扔垃圾、亂停私家車的問題
【答案】B
本題是典型的一道定義判斷。根據(jù)解題方法,首先確定“隱性管理”的關鍵信息為:①一定是通過“引導、支持或服務”等行為;②落腳點一定是一種“管理方式”,而管理方式又要“非制度性影響”。所以我們深入分析,被定義項的核心關鍵在于“隱形”的一種“管理”方式,過程中有一些“引導性”行為。
那么此題為什么容易出現(xiàn)失誤呢?選項中會有迷惑之處。C項和D項可能都會成為錯誤選擇。有人認為,C項體現(xiàn)了引導、支持的行為,D項體現(xiàn)了“非制度性影響”的隱性。但就像我們前面深入分析的,本題被定義項的核心關鍵中,落腳點一定是一種對員工的管理方式。C項和D項不是一種對員工管理,都不可選擇。
【例題2】層遞:指根據(jù)事物的邏輯關系,連用結構相似的語句,把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輕重、遠近等不同程度逐層排列出來,表達層次遞進的事理。
下列沒有使用層遞的是:
A.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D.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jié),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jié)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答案】D
分析題干被定義項,深入分析核心關鍵為:①連用結構相似的語句;②把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輕重、遠近等不同程度逐層排列出來,表達層次遞進。此題的失誤容易出現(xiàn)在對于“不同程度的排列中表達層次遞進”。另外選項設置的迷惑性在于,四個選項都是文法上結構類似的古語。因此,需要我們對選項做出剖析,必須滿足核心關鍵的不同程度層次遞進。A、B、C項中,人性、物性到天地,一定有層次遞進;三十、四十、五十的年齡增長帶來了思想上從而立、不惑到知天命的進階,有遞進;治國、齊家、修身、正心更是有先后不斷積累的遞進含義。只有D項,禮義廉恥四項在程度上不存在遞進。
因此,做定義題要做到針對題干定義,找準關鍵信息,并深入分析這些關鍵中的核心關鍵。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失誤,保證正確率!
這就是今天判斷推理中關于定義判斷的常見失誤題及解析的分享,知其陷阱才能破其誤區(qū)!希望助大家成功上岸!
撰寫人 : 胡亞君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