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3:34:06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北京京考招錄已開始,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考職位表已在北京公務員局官網(wǎng)發(fā)布,考生趕快點擊下方鏈接進行查看吧!
一、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各地區(qū)職位表下載
二、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相關推薦
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招考公告解讀 | 2021京考職位表下載 | 2021京考職位分析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報考指導 | 2021京考大綱解讀 | 2021京考報名條件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專業(yè)目錄查看 | 2021京考考試時間安排 | 2021京考提分沖刺密卷 |
三、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見問題解答
報考人員如何備考?
公務員考試主要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zhì),這些能力和素質(zhì)主要靠平時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長期積累,很難在短期內(nèi)取得很大提高。考試前,報考人員應仔細閱讀《北京市各級機關2020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并結合職位需求和自身條件,有針對性地準備考試。
關于《北京市各級機關2020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考指南》的適用范圍
《北京市各級機關2020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考指南》僅適用于此次2020年度北京市各級機關公務員招考。
四、北京公務員考試模擬試題練習
自明清以來,大眾對于國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國”,這主要得力于羅貫中所寫的史傳文學《三國演義》!度龂萘x》“據(jù)實指陳,非屬臆造”,但題材取舍、人物描寫、故事演繹則廣納傳說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藝術虛構。在受眾那里,《三國演義》經(jīng)常被當作三國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學誠稱其“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以至觀者往往為之惑亂”。這種
“惑亂”,就是信史與史傳文學兩者間的矛盾性給讀者帶來的困惑。“文”與“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會導致“惑亂”。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
A.人們應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B.“文史分家”是評價史傳文學的重要標準
C.史傳文學的生命力在于適度的史學真實性
D.史傳文學是文學性與史學價值的對立統(tǒng)一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以《三國演義》為例,通過“這種‘惑亂’”引出“信史與史傳文學兩者間的矛盾性給讀者帶來的困惑”。最后兩句從正反兩方面來強調(diào)避免“惑亂” 的方法,即“文”“史”不能混淆,不能以“文”代“史”。
第二步,文段重點在說“不能以‘文’代‘史’”。對比選項,只有 A 項符合文意。因此, 選擇 A 選項。
【拓展】
B 項“評價史傳文學的標準是什么”文段沒有提到。
C 項“史傳文學的生命力”文段中沒有體現(xiàn)。
D 項話題不正確,文段的話題是以“文”代“史”,不是史傳文學本身的對立。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chǎn)品推薦↓↓↓↓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內(nèi)容推薦:
2024北京公務員考試公告
2024北京公務員考試公告
2024北京公務員考試遞補公告
2024北京公務員考試補錄公告
2024北京公務員考試補錄公告
2024北京公務員考試錄取公示|錄用公告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