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14:34:30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資料包涵蓋但不限于以上內容
保存小程序碼至
手機進行掃碼
2020國考浙江公務員時政熱點:社會主義信用建設
【相關背景熱點】
日前,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fā)布了新增失信聯(lián)合懲戒對象公示及公告情況說明。此前曾引起輿論熱議的高鐵“霸座者”,被正式列入“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別”的黑名單。作為近年來上千萬失信懲戒中的一例,這是我國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大格局的微觀體現(xiàn),也是信用中國建設穩(wěn)步向深向實、對人們生活產生具體影響的典型個案。
誠信,現(xiàn)代社會運行的基石;制度,構筑誠信社會的根基。加強誠信制度化建設,對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升國家軟實力和整體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扎牢制度的籠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良好態(tài)勢初步形成。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從紅黑名單發(fā)布、重點領域治理、監(jiān)督體系完善各個環(huán)節(jié),建立健全激勵誠信、懲戒失信的長效機制。
【綜合分析】
一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信用法律法規(guī)體系規(guī)范和引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信用立法有助于完善信用法治體系,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域的基本規(guī)則,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二是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內在要求。誠信不僅是道德問題,也是法律問題,誠信需要德治教化,也需要法治保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針對道德領域突出的誠信危機,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激勵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為此,要推進信用立法,把法律的規(guī)范性和引領性結合起來,通過設定相應的權利義務,使其轉化為具有權威性、引導性、激勵性、約束性的剛性規(guī)定。
三是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jiān)管體制的迫切需求。社會信任是創(chuàng)造經濟繁榮的基本前提,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信用經濟。經濟領域商業(yè)欺詐、制假售假、偷逃騙稅等失信行為,嚴重影響市場經濟有序發(fā)展,也不利于國際商事交往。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等新型治理方法的有效運行,迫切需要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jiān)管體制。這一體制能夠有效化解市場交易中信用信息不對稱、“劣幣驅逐良幣”等問題,規(guī)范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減少交易糾紛,激發(fā)市場活力。
【存在問題】
一是誠信意識缺失
首先,誠信思想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人們缺乏對誠信的認識,尤其是對誠信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在社會交往中,誠信原則往往被忽略了,使得誠信思想與社會實踐漸漸分離。其次,由于對誠信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人們自我約束力較弱,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自然偏向了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于是不誠信行為時有發(fā)生。再加上改革開放后,物質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沖擊著人們的思想,只追求物質生活,忽略了精神層面的發(fā)展,只把經濟水平的提高,利益的最大化視為最終目標,誠信做人的優(yōu)良品質卻被人們漸漸淡忘。
二是誠信制度滯后
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興起,人口流動加快,城市化建設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入轉型發(fā)展階段,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被取代,傳統(tǒng)的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被打破,進入到一個更加廣闊的、多邊的、多元化的社會交往中,而現(xiàn)有制度已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新的社會公德、約束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少部分人抓住這一漏洞,巧取豪奪,投機倒把,趁機大發(fā)橫財,人們心中的道德天平漸漸失衡。
三是法制建設不健全
僅僅依靠道德來維護社會秩序遠遠不夠,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律做補充,用法律的強制性,約束和規(guī)范個人的行為,保障個人的利益。但我國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劃清當事人的責任,不能有效地維護救助者的利益,如跌倒的老人能不能扶的事件暴露出的問題。
【參考對策】
大力培育個體的誠信自覺意識,著力解決道德規(guī)范弱化和價值觀念錯位的問題。誠信意識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形而上的無形力量,在形成抑惡揚善的社會風氣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于誠信社會構建而言,個體的誠信意識水平及其遵守的自覺程度,決定著誠信社會的構建成效。無數(shù)自覺堅守誠信意識的個體,是形成一個誠信意識良好的社會整體的基礎和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在建構誠信社會的過程中,必須直面?zhèn)體誠信意識不彰的現(xiàn)實,著力解決當前規(guī)范弱化和價值觀念錯位的問題,實現(xiàn)社會公眾誠信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時,還要著力營造講究誠信的濃厚氛圍,使每一個體在社會交往中加強自律,自覺護聲譽、守信用。
加強誠信制度建設,著力解決誠信制度失之于松、失之于寬的問題,增大違規(guī)、違法的社會成本,強化制度的權威性。治理誠信制度本身存在的滯后和漏洞,其解決的根本之道在于進一步加快和完善制度建設。通過制定社會信用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從制度上堵住失信的漏洞,理順社會誠信建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明確各相關主體的管理責任。還要通過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失信者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從體制機制上強化對失信者的懲戒和對守信者的鼓勵,建立起嚴格的失信懲罰機制和守信激勵機制。同時,還需要加大誠信制度相關立法和法規(guī)的修訂完善工作,利用法律手段,強化制度的權威性,提高失信行為的法律成本,讓失信行為主體付出高昂的代價。
以政府誠信引領社會誠信,充分發(fā)揮政府相關部門的率先垂范作用,通過責任主體的以身作則來增強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對于誠信社會構建來說,重塑政府公信力是確立和維護現(xiàn)代社會誠信體系的關鍵。構建一個信用良好、運行有序的社會,首先要求具有公權力的部門必須以身作則,即任何制度和規(guī)則都要符合誠信的原則來制定和建立,各級責任主體都應按照誠信的原則和精神來行使其職權和履行其責任。只有真正做到如司馬光所強調的,“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公權力取信于民的基礎才能打牢,理政治國的前提才能夯實,全社會的誠信意識才能真正樹立。
↓↓↓↓2022年省公務員考試筆試產品推薦↓↓↓↓ | |||
2022省考 成績查詢 |
2022省考 面試禮包 |
2022省考 面試峰會 |
2022面試 分數(shù)線 |
相關內容推薦:
2022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
2022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
2022浙江公務員考試遞補公告
2022浙江公務員考試補錄公告
2022浙江公務員考試補錄公告
2022浙江公務員考試錄取公示|錄用公告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